近日,国家网络安全发布会通报,我国安全方面立法达150余部,网络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对企业和政府单位合规要求也更加全面深入。做好等保2.0建设,完善各行业关于落实安全的行业规范,保护网络信息安全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
等保这个钱,哪些企业不能省!
有些企业主和管理者经常认为业务体量不大,黑客和勒索病毒看不上自己,即便被攻入也可以一键重启,所以没必要做等保,但是事实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根据2019年新修订的《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履行安全保护义务,保障网络免受干扰、破坏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防止网络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篡改。事实上,只要你的企业涉及到网络、信息系统等相关事宜,都应该及时按照评级严格进行等保建设,否则不仅容易遭到网络攻击,还可能面临法律和行政处罚风险。
公司(单位)内网、系统上云/托管做等保也同样重要!
简单粗暴回答你:想多了。还是要做的,举个例子来说:内网就像你家的小院,关上门就是独立的小世界,你也要检查下自己围墙结不结实,会不会有有不怀好意的黑客通过你不知道的漏洞进入你家,盗走你家最珍贵的物品或者信息,一旦失窃,那真的是哭诉无门,是不。另外,上升的法律层面,所有非涉密系统都属于等级保护范畴,涉密系统另有相关规定,内网也不例外,而且内网的系统往往更容易因为安全措施不到位而遭到攻击。另外,系统是否上云/托管,系统部署的云平台是否已经通过了等保,都不能改变该系统安全责任的主体,无法将责任转嫁,只能有限度地影响事件责任的划分。举个例子:上云托管就像商场一样,商场出租给你的只是一个铺面,云服务商仅仅服务自己整个商场的安全,而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要你自己负责管理
系统并不是一定上线之后才能开始定级备案!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有三同步原则,即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根据监管要求,在系统的建设之初就应该进行定级备案,我们很多咨询的合作伙伴从机房建设之初和上云之处就搭配我们的等保方案和等保咨询。然后再按照相应等级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如果等到建设完成再定级反而有可能因定级不准确,或建设之初没有按照相应等级要求落实安全措施,造成后续测评不通过的情况,所以一开始就要计划按照等保2.0的要求来做,专业人士提供咨询和方案,后期轻松拿到等保证书。
系统定级并不是越低越好!
等保定级测评要求决定了测评和整改支出不一样,从三级定到二级,你会觉得省了一些钱,自己有点庆幸,比别人省了好几万,别抱这种心态。定级有严格法律规定个别行业也有自己的行业标准。等保系统定级,是按照等级保护对象受破坏时所侵害的客体和对客体造成侵害的程度来划分的,企业并不能随意定级。2019年发布的等保2.0里定级流程甚至专门新增了“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审核”两个环节,定级过程变得更加规范,定级也更加准确,举个例子:广东省部分地市是有省级专家随机按照专家实地判定等级。系统定级低虽然能够短时间内节约资金和时间成本,但会导致系统缺乏本该有的测评项目导致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得出差异从而缺少相应的防御能力,一旦出现问题,不仅自身业务受到损害,还容易因为系统定级不合理、安全责任没有履行到位而加重处罚,也会造成测评机构停牌处理,所以企业在做等保时一定不能心存侥幸。
买了一堆设备等保100%就能通过?
2024年了,千万别这种想法,费钱还不一定过。在沟通过的企业中,经常遇到土豪企业主,一旦被通报了自己,闭眼购买了一堆安全产品。其实很多不同设备都能实现同类安全功能,设备多不代表效率更高更安全。《等保2.0》和《网络安全法》推出这标志着以往“重设备,轻管理”的防护思路已经过时,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安全策略的制定、安全管理的优化以及员工安全意识的提升。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真正的安全防护应当从业务安全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业务流程和潜在风险,从而制定出针对性的安全策略。同时,企业需要合理布置安全设备,确保它们能够协同工作、高效防护。此外,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手里没钱,等保项目都一样,找个最便宜的做吧!
办企业和做管理者你认同“便宜没好货”吗?在合理市场价格下:服务和价钱成正比,是等保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对被测系统进行详细调研,综合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差距形成详细的整改方案。例如二级要测评100多项,三级要测评200多项,例如按照广东省规定测评人员要在规定时间间隔内打两次卡。成本也无法降低。且每个系统都有其独特性和适用性,对评估和实施人员有很高的安全素质要求。通过测评只是企业自身安全检查的手段,而不是等保的目的,我们需要更清楚的认识系统风险,并对其不断优化完善,安全才是最高性价比。